摘要

"言意之辨"是古代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其中以《论语》的"辞达而已矣"和"言名关系"为源头的儒家诗性言意观,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语言观主要论述了"名"和"言"、"言"和"意"、"言"和"行"的关系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内在本质就是强调"诗言志"的诗歌本质及诗歌"温柔敦厚"的政治教化功用。孔子的语言观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观念密不可分,是一种重实用、重实践的言语观,因此可以说孔子的语言观已经最早表现出这种鲜明的倾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