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方法 49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分别采集末梢血及静脉血进行检验,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及中间细胞(MXD)的差异。结果静脉血检测的WBC(5.2±0.8)×109/L、Hb(125.6±9.8)g/L均低于末梢血检测的(6.2±0.9)×109/L、(133.5±14.7)g/L, RBC(4.3±0.8)×1012/L及PLT(216.3±24.2)×109/L高于末梢血检测的(3.8±0.5)×1012/L、(165.9±22.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法的MX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采血后即刻检测与采血后3 h检测的WBC、RBC、Hb、PLT及MX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采血后6 h检测的WBC、MXD高于即刻检测, PLT低于即刻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期间应用静脉血检测的效果明显高于末梢血检测,能使检测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且能进行反复检测,但静脉血需要在抽取后的3 h之内尽快完成相关检测,以降低误差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