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观测桡动脉压力、流速、直径等指标, 分析抬高上肢导致桡动脉有创血压改变的流体力学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6至12月期间入住清华长庚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肝胆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26例。分别在抬高上肢前和抬高上肢时, 记录有创血压数值, 并以多普勒超声测量桡动脉置管处的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与抬高上肢前相比, 抬高上肢30 s后桡动脉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上升, 分别为(107±16) mmHg比(120±17) mmHg和(75±6) mmHg比(71±9) 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12.6, 均P<0.05), 但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0) mmHg比(87±11) mmHg, t=1.1, P>0.05]。与抬高上肢前相比, 抬高上肢30 s后桡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和阻力指数均显著增加, 而桡动脉横径与纵径则显著减小, 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4、-14.6、-22.5、31.4、25.3, 均P<0.01)。结论动压代偿和血管阻力代偿可能是抬高上肢时桡动脉压力改变的主要机制, 抬高上肢可以作为血管阻力反应性试验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