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抗酸杆菌痰涂片镜检阳性率的方法,为发现更多传染源,减少结核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法和消化离心沉淀法进行涂片,经萋-尼氏染色镜检,比较两法涂片阳性率。消化离心沉淀处理的标本再分别经荧光染色、LED镜检和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对比,并对两法差异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58份唾液痰分别用直接涂片和消化离心沉淀法涂片,经萋-尼氏染色镜检,涂片阳性率分别为2.53%和10.76%,204份粘液痰阳性率分别为5.88%和13.73%,396份干酪痰阳性率分别为16.92%和19.19%,62份血痰阳性率分别为9.68%和14.52%。唾液痰与粘液痰阳性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酪痰与血痰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法合计阳性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标本全部经消化离心沉淀法处理后涂片,分别用萋-尼氏染色光镜镜检和荧光染色LED荧光镜检,唾液痰、粘液痰、干酪痰和血痰阳性率依次提高了5.06%、4.41%、5.05%与4.83%。每种不同性状标本两法阳性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法合计阳性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法阳性差异结果比较,荧光染色1+,而萋-尼氏染色仅只能判为1+以下的标本27份,荧光染色判为2+,而萋-尼氏染色判为2+以下的标本30份,荧光染色判为3+,而萋-尼氏染色判为3+以下的标本18份。结论对痰标本采用消化离心沉淀法进行涂片,再配合荧光染色、LED荧光显微镜镜检是一种能提高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且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开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