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陈寿祺、陈乔枞、陈立等人崇尚经学家法,他们在对《五经异义》《三家诗》《公羊传》《白虎通义》所载经说进行排列和疏证时,虽然注意到礼制与今古文分辨之间的关系,不过这种观念并不明确。系统地从礼制的角度对今古文作出分辨者是后起之廖平。廖平“以礼制平分今古”之说的提出,还与清代学者对榖梁学的重视以及廖氏治榖梁学的学术经历有密切的关系。主今文学的皮锡瑞和主古文学的刘师培对廖平“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有继承和新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