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社会现实,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才才能在群雄逐鹿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个人需要具备怎样的本领才能在未来拥有属于自己的优质生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经合组织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以及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受国外研究热点的强势驱动,我国在2014年后也自上而下开展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概念特征、体系建构和实践评估三个方面,其成果还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未能将概念界定、框架建构和方法策略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对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构建显得较为臃肿繁杂。三是研究依然有着较为浓郁的"国际风"。事实上,中文语境下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学生素养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运用最优的思维方式,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起关键作用的本原性要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是学界公认的研究核心素养的权威资料,然而部分学者认为,《总体框架》的外延表述较为宽泛,对象聚焦较为模糊。中文语境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找寻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起本原性作用的要素。针对当前学生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难构建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起本原性作用的素养要素:人生信念(知识文化,思想道德)、思辨创新(思辨探究,实践创新)、行为模式(学习方法,合作沟通)、习惯态度(信息科学,社会责任)。在这四种素养中,人生信念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因为人生信念可以为学生"才""德"的发展奠定潜在的基础,对其他三种素养的形成与提升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此也就构成了"一核三维"的框架体系。要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和目标体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中去,以实现其育人的功能与价值,就需要建构融课程设计、实践开发、考查评价、师资培训于一体,贯通各学段整体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方法大厦,如此才能培养出自由自觉的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