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近20年间(1999—2019)上映的九部国产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为例,分析其中出现的"西方(人)"形象的类型特点与变化轨迹,指出国产抗日电影中的"西方(人)"形象实际上存在着从"被拯救者"到"拯救者",再到更为灵活地渗透于技术与价值等表现元素之中的变化。本文认为,在国产抗日题材电影中适当引入"西方(人)"形象是更加全面、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的有效手段之一,并试图以此为基础,初步探讨中国主旋律影片如何进行市场化和走向国际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