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AES),通过常压辉光放电(APGD)与光化学蒸气发生(PVG)联用发展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水体中痕量铁的方法。含Fe溶液与甲酸混合后进入紫外灯(UV lamp)反应生成Fe的挥发性物种,然后被载气带入到APGD激发源激发并由Maya 2000 pro微型光谱仪检测。为了获得最佳的分析性能,实验优化了氩气流速,样品流速,甲酸浓度, pH值以及放电电流等系列实验参数。Fe的发射信号强度随着氩气流速,样品流速和pH值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氩气流速,样品流速和pH值分别为300 mL·min-1, 2.6 mL·min-1和3.5时Fe发射信号最佳;甲酸浓度在10%~50%(V/V)范围内,随着甲酸浓度升高Fe的发射信号不断增强,但甲酸浓度过高会使APGD激发源稳定性变差,综合考虑甲酸浓度选择为40%(V/V);放电电流在10~35 mA范围内随着放电电流升高Fe的发射信号不断降低,但放电电流低于10 mA时APGD产生放电等离子体会不稳定甚至熄灭,综合考虑放电电流选择为12 mA。在最优实验条件下, PVG-APGD-AES方法检测Fe(249.8 nm)的检出限(DL)达2.1μg·L-1,并且方法稳定性良好,多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n=9)。实验还评估了Cd2+, Mg2+, Ca2+, Au+, Zn2+, Mn2+, K+, As5+, Al3+, Cr3+, Ni2+和Cu2+等一系列干扰元素对PVG-APGD-AES方法检测Fe的干扰,回收率在87.6%~107.2%之间,结果表明了这些共存离子不会显著干扰Fe的测定。此外,实验还通过测定Fe的标准参考物质(GSB 07-1188-2000)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证明PVG-APGD-AES测定Fe是准确可靠的。上述这些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简单,可靠,廉价的PVG-APGD-AES方法有望用于野外痕量Fe的检测。
-
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