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龄婴儿家长睡眠养育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作者:冯围围; 徐韬; 王惠珊; 张悦; 黄小娜; 潘晓平; 金曦; 马媛; 张良芬; 张风华; 黄广文; 王念蓉; 李红辉; 张彤*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05): 497-501.

摘要

目的分析婴儿0~3月龄期间家长睡眠养育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婴儿早期睡眠养育行为的预见性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于2013-2015年对我国5个城市156例婴儿0~3月龄期间家长睡眠养育行为进行监测,监测时点分别为生后14 d、1、2月龄和3月龄,内容包括夜晚入睡方式、就寝时精神状态和睡床方式。按不同年龄点进行各行为发生率的统计描述和CMH χ2检验,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s)进行家长睡眠养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监测期间观察夜晚婴儿由家长抱着入睡、放在床上轻拍或陪伴入睡和单独自行入睡的比例分别为54.4%、35.9%和9.7%,且随月龄增加,家长抱着入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P<0.000 1)。婴儿就寝时被放置到床上时已睡着、犯困但未睡着和完全清醒的比例分别为63.7%、28.6%和7.7%,随月龄增加,犯困但未睡着的比例逐渐下降(P=0.000 3)。与家人同床睡眠、同屋但单独小床睡眠、家人抱着睡眠以及单独房间睡眠的比例分别为53.8%、42.4%、2.0%和1.8%,随月龄增加,与家人同床睡眠的比例逐步增多(P<0.000 1)。父母文化程度均为大学及以上、家庭月收入水平在5 001~8 000元和父亲抑郁情绪对睡眠养育行为有显著影响(OR=0.46,2.55,1.60,0.57,P<0.05或<0.001)。结论我国婴儿早期家长睡眠养育方式以家长安抚入睡、在已睡着的状态下放置床上睡眠和同床睡眠为主,需要加强预见性指导。

  • 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