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DTI)在指导脑梗死康复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分别于入院时、入院治疗2周、治疗1月、治疗3月、治疗6月时复查磁共振平扫及DTI,统计异性分数(far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皮质脊髓束(GST)分级、弥散系数(ADC),以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分析上述指标在不同时期变化。结果:入组病例FA值在入院至治疗1个月时,逐渐下降,之后至治疗6个月,逐渐升高,各时间点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各GST分级患者在各时间点FM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级别GST患者恢复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在入院2周前无显著变化,之后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较好的呈现脑梗死患者恢复过程的变化,在指导患者康复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