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汉代张机(字仲景)所创,用于治疗伤寒误下,邪入少阳之证。古代医家多以此方治疗不寐、郁证、狂证、癫痫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鲜有此方论治心悸病的记载。通过观察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工作发现,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是现代都市人普遍的特点,因此尤易出现焦虑、紧张、担忧等异常情绪,长此以往,首先会影响人们的气机运行。气郁首先犯于肝脏,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则无力运行血液,心脏失于气血的濡养而发为心悸;此外肝气郁滞,日久化火,肝火上扰心神,加之气血涌盛,扰乱心神而致心神不宁,故在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时,沈琳教授多主张心病从肝论治,心肝同治。在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沈琳教授坚持方证辨证这一核心要点,领悟张机“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核心思想,牢牢把握“胸满烦惊心悸”为关键点,临床但见因焦虑、受惊、疲累或寐差等所致心悸烦躁来诊者,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肝胆调和,热祛魂安,使错杂之邪得以解除,其中以忧思、紧张等情志不悦为突出表现者,系气郁有热,魂神不定之象,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投之,取其疏肝清热,安神定悸之意,再配伍情志疏导,每每效如桴鼓。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