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四甲基吡嗪)对耐药相关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C1(ABCC1)和G2(ABCG2)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其逆转人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CCK8)实验,分析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顺铂耐药株A549/DDP对顺铂的耐受性,计算耐药指数。分析A549/DDP对川芎嗪的耐受性,遴选逆转耐药所需的工作浓度并检测逆转效果。设置空白组接种A549细胞,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接种A549/DDP细胞;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用1640完全培养基孵育,实验组用含工作浓度川芎嗪的1640完全培养基孵育,阳性对照组用含Tariquidar的1640完全培养基孵育。提取各组全部蛋白及mRNA,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川芎嗪对ABCB1、ABCC1和ABCG2及其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549细胞对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8.33±3.19)μM,A549/DDP对顺铂的IC50为(983.43±101.67)μM,A549/DDP的耐药指数为34.71。当川芎嗪浓度不高于150μM时,A549/DDP细胞活性无影响,遴选100μM为川芎嗪逆转耐药的工作浓度,1μM作为阳性对照药Tariquidar的工作浓度。川芎嗪逆转耐药指数为7.68,Tariquidar为5.74。Western Blot实验发现,模型组ABCB1、ABCC1和ABCG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在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均不同程度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T实验显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ABCB1和ABCC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P<0.05),但ABCG2 mRNA的表达水未见明显变化(P> 0.05)。结论:川芎嗪可下调ABCB1、ABCC1和ABCG2的表达水平,此可能为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耐受性的机制之一。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