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药理学视角下的骨碎补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章轶立; 唐彬; 姜俊杰; 申浩; 谢雁鸣; 魏戌*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8, 43(20): 4125-4131.
DOI:10.19540/j.cnki.cjcmm.20180508.002

摘要

骨碎补在补充替代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整合药理学视角,探索骨碎补治疗OP的作用机制。测得6个骨碎补所含活性化合物成分,主要包括苷类和甾醇类;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模块,以"节点连接度"的2倍中位数为卡值,选取中药靶标-疾病基因互作网络的核心节点;在此基础上,计算"节点连接度""节点紧密度"和"节点介度"等3个拓扑结构特征值,从而筛选出骨碎补治疗OP的4个核心靶标,包括甲状旁腺素1受体(PTH1R)、甲状旁腺素2受体(PTH2R)、降钙素受体基因(CALCR)和SPTBN1基因(SPTBN1);基于基因本体数据库GO和KEGG通路数据库,确定药物靶标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分子功能、细胞内定位及其所参与的生物学反应和通路。结合富集计算,预测骨碎补治疗OP可能通过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催乳素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生物合成过程及作用通路发挥作用。该研究结论与现有研究结果有一定呼应,探索出的新靶点、新通路也可为骨碎补治疗OP进一步验证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