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是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针对19世纪《红楼梦》译者群体翻译行为特征的研究,既注重文本层面上的翻译内部研究,又注重行为层面上的翻译外部研究。就《红楼梦》早期翻译而言,“翻译内”译者群体通过正法翻译,如音译、直译以及意译等翻译策略,将《红楼梦》编入到西人所学汉语教材中,起到良好的服务汉语学习的作用。而“翻译外”译者群体则更多从目标读者的接受出发,采用摘译、节译、意译等非正法翻译策略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译本,为《红楼梦》的早期对外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和选择。再者,该译者群体在积极互动中对《红楼梦》的认识不断加深,推动了《红楼梦》域外传播向纵深发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