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戊二醛、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对乙肝病毒污染胃镜病毒灭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700例乙肝病毒感染且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700条胃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33条、B组233条、C组234条,三组均按规范性清洗程序并分别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邻苯二甲醛、戊二醛三种消毒剂进行消毒。在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取三组胃镜表面、内腔标本,检测并比较三组HBV-DNA载量。结果:清洗前三组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后三组胃镜内腔和表面病毒含量均降低,且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清洗后胃镜表面、内腔HBV-DNA病毒清除率均达到99.00%以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三组胃镜内腔病毒灭活率均为100.00%,A组、B组、C组胃镜表面病毒灭活率分别为92.08%、93.15%、85.84%,A、B组高于C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邻苯二甲醛灭活乙肝病毒污染胃镜表面病毒效果最佳,其次为酸性氧化电位水,戊二醛效果最差,三种消毒对胃镜内腔病毒均有显著灭活效果,在乙肝病毒污染的胃镜清洗及消毒过程中,表面和内腔均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