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年龄≥75岁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新方案。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75岁的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和试验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每组90例,监测患者用药前和用药1个月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肺动脉压(PAP)和LVEF水平,随访1年,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1个月后较用药前PAP[(33.5±0.5)mm Hg(1mm Hg=0.133kPa)vs(50.0±5.2)mm Hg,(42.0±2.0)mm Hg vs(53.5±5.5)mm Hg]、NT-proBNP[(1697.0±643.0)ng/L vs(5303.5±534.5)ng/L,(3200.0±408.0)ng/Lvs(5339.0±239.0)ng/L]水平明显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1个月后LVEF水平较用药前明显提高[(56.5±1.5)%vs(48.0±3.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用药后1年脑梗死、心肌梗死以及脑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年龄≥75岁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中,利伐沙班临床疗效优于华法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低的出血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