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ARS到MERS:证据与展望

作者:高海女; 姚航平; 杨仕贵; 李兰娟
来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5, 8(04): 292-298.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5.04.002

摘要

2012年,病毒学家Zaki AM从沙特阿拉伯Jeddah市1例60岁急性肺炎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到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后世界卫生组织(WH0)将该病毒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自2012年起该病毒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迅速从沙特阿拉伯传播至约旦、卡塔尔、阿联酋、突尼斯等中东地区,欧洲、非洲、亚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也陆续出现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2015年5月20日,韩国向WHO通报了韩国发生的第1例MERS病例,之后MERS在韩国迅速播散,韩国成为除沙特阿拉伯之外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15年5月29日,中国也确诊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此次MERS疫情播散速度之快,病死率之高,不禁让人联想到2003年在中国发生的SARS疫情。关于MERS-CoV,本刊曾于2013年8月在"学科前沿"栏目邀请专家对该病毒进行过介绍(马亦林.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与人类感染[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4):197-199.)。随着MERS疫情的发展,各国科学家对该病毒的病原学、动物溯源、传播机制以及治疗药物等方面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入。为加深广大医务工作者对MERS的了解,本刊特邀请我国感染病学界的权威,曾在SARS、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多次疫情中,对疫情防控和疾病诊治做出突出贡献的李兰娟院士,对MERS进行全面解读。

  • 单位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