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究水环境中不同质量浓度TiO2纳米颗粒(NPs)混凝工艺去除影响因素及与浊度去除规律的区别,研究了在超声预处理后投加表面活性剂(LAS)对TiO2NPs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烧杯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及pH对不同质量浓度TiO2NPs和浊度去除的影响,及pH对TiO2NPs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250 W超声处理10 min后加入20 mg/L的LAS获得的纳米悬浮液稳定性最好;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TiO2NPs和浊度的去除规律呈相近趋势,TiO2NPs初始质量浓度为0.5,1和2 mg/L时,PAC最优投加量为3 mg/L,对应TiO2NPs和浊度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6.2%、60.2%、68.8%和23.2%、43.6%、47.6%.TiO2NPs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PAC最优投量为4 mg/L,TiO2NPs和浊度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7.64%和54.08%.pH对TiO2NPs表面Zeta电位有明显影响,进而影响TiO2NPs的去除效果.
-
单位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