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经临床治疗后的白血病患者基因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因白血病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RQ-PCR方法,对14例疑似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患者和16例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患者进行诊断,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融合基因BCL/ABL和PML-PARa进行检测。结果在14例疑似CML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经融合基因检测确诊;另16例疑似APL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通过基因融合方式确诊。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与初诊比较,APL患者中PML-PARa阴性率6个月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明显升高,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PML-PARa阴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患者中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PML-PARa阴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在血液学进展或复发前可发现融合基因显著升高。结论采用RQ-PCR检测融合基因对于CML、APL的诊断、疗效观察和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有重要价值。
-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深圳市儿童医院;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