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三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及FNL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汛期辽宁地区12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系统分型检验表明,气旋型暴雨模式的可预报性较低。选取2021年7月12—14日辽宁地区典型气旋型暴雨过程进一步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目标的空间检验方法SAL,结合传统检验方法,从结构、强度和位置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不同模式预报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暴雨落区集中且呈双雨带分布,局地雨强大,辽宁东、西部降水成因不同。CMA区域模式较全球模式暴雨TS评分高;SAL空间检验表明,CMA区域模式对于雨带内部结构把握较好,全球模式结构误差主要来源于降水极值预报不足;强度检验表明,CMA-MESO3km强度接近实况,EC_THIN次之,CMA_GFS的降水强度预报较差;各模式暴雨落区基本可信,CMA-MESO3km最优,暴雨落区的误差主要由于模式预报降水过程主体重心与实况的偏差较大所致。

  • 单位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辽宁省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