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真菌性角膜炎小鼠角膜瘢痕化的影响。方法取96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只。两组小鼠同时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雷帕霉素组模型制作前1 d按6.0 mg·kg-1雷帕霉素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预处理,之后按0.2 g·L-1浓度在结膜下注射5μL,持续3 d;对照组注射PBS溶液。造模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角膜临床评分,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造模后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角膜LC-3Ⅱ、α-SMA和TGF-β1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336 h,对照组小鼠角膜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雷帕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144 h、216 h雷帕霉素组小鼠角膜LC-3Ⅱ表达上调,LC-3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在造模后72 h及336 h两组LC-3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造模后144 h、216 h雷帕霉素组小鼠角膜α-SMA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144 h、336 h雷帕霉素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雷帕霉素通过促进自噬作用下调角膜瘢痕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了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小鼠角膜瘢痕化程度。
-
单位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