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炎症表型难治性哮喘(R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激素干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安徽省濉溪县医院收治的108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痰诱导检测结果将其分为A组(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n=35)、B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32)、C组(混合粒细胞性哮喘,n=18)和D组(少粒细胞性哮喘,n=23)。对比4组基础资料,吸入激素用量、吸入激素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及激素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的差异。结果 A组年龄为(39.59±4.33)岁,低于B、C、D组[(44.60±6.75)岁、(44.56±6.74)岁、(44.58±6.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入激素用量、吸入激素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少/短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干预后FEV1、FVC、FEV1/FVC水平及各项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干预后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B、C、D组(P<0.05);A组干预前后FEV1、FVC、FEV1/FVC差值高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年龄小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混合粒细胞性哮喘及少粒细胞性哮喘,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经激素干预后肺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

  • 单位
    濉溪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