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miR-96和miR-424-5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究两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4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及4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血清miR-96和miR-424-5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96和miR-424-5p的诊断效能。结果 MiR-96和miR-424-5p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和有远处转移患者血清miR-9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和无远处转移患者(均P<0.01);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miR-424-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均P<0.01)。血清miR-96和miR-424-5p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低于血清miR-96和miR-424-5p低表达患者(均P<0.01)。MiR-96和miR-424-5p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7和0.720,特异性分别为71.2%和86.2%,两者联合检测的AUC和特异性分别为0.780和93.7%,均大于两者单独诊断(均P<0.05)。结论 血清miR-96和miR-424-5p表达水平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相关,联合检测血清miR-96和miR-424-5p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单位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荣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