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获取甲状腺癌样本510例和正常对照样本58例的RNA-seq转录组数据及相应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13种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在甲状腺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于一致性聚类分析将甲状腺癌组织分为2个聚类,并比较其总体生存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进一步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因子,并将其纳入LASSO回归分析,构建患者的风险特征模型,进而评估风险特征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除YTHDF2外,余12个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一致性聚类分析中,聚类2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聚类1。基于3个高风险调控因子(RBM15、KIAA1429和FTO)构建风险特征模型并用于风险评分计算。高危组和低危组的总体生存率,RBM15、KIAA1429、FTO表达和T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风险评分可以预测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AUC=0.71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风险评分是甲状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P=0.001)。结论 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影响甲状腺癌的进展,其中RBM15、KIAA1429和FTO可作为临床预后标志物,在治疗决策中具有潜在价值。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