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结合本土化情境和研究取向,试图分析和构建青少年学生锻炼行为心理适应的操作性维度及概念模型。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采用2轮理论性抽样共选取33名青少年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程序化分析。结果:编码形成了9项子范畴(自主性内化、控制性内化、动机冲突调节、情绪调节、注意控制调节、积极情绪、心理困扰、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和4项主范畴(锻炼行为投入的心理适应、锻炼行为调节的心理适应、锻炼行为体验的心理适应、锻炼行为结果的心理适应),并确立“青少年学生锻炼行为心理适应的结构维度和作用机制”为核心范畴。结论: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锻炼行为心理适应的操作化结构维度包括:锻炼行为投入的心理适应、锻炼行为调节的心理适应、锻炼行为体验的心理适应、锻炼行为结果的心理适应。操作化概念初步定义为青少年学生锻炼行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经过不断努力和调节,形成的较为稳定、和谐的锻炼行为投入、调节、体验和结果的心理适应状态。未来可基于此框架开发本土化测量工具并开展实证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构建青少年学生锻炼与心理适应促进模型,探索优化青少年学生锻炼行为方式,提高心理适应水平的具体路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