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膜下滴灌定额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作者:郭晓霞; 田露; 苏文斌*; 樊福义; 黄春燕; 任霄云; 宫前恒; 李智; 菅彩媛
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2019, 38(12): 1-10.
DOI:10.13522/j.cnki.ggps.20190155

摘要

【目的】探究内蒙古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甜菜土壤水热高效利用与甜菜提质增效的协同效应,为内蒙古半干旱区甜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8个不同滴灌定额和滴灌频次(A处理滴灌定额450 m3/hm2、滴灌1次;B处理滴灌定额900 m3/hm2、滴灌2次;C处理滴灌定额1 350 m3/hm2、滴灌3次;D处理滴灌定额1 800 m3/hm2、滴灌4次;E处理滴灌定额2 250 m3/hm2、滴灌5次;F处理滴灌定额2 700 m3/hm2、滴灌6次;G处理滴灌定额3 150 m3/hm2、滴灌7次;H处理滴灌定额3 600 m3/hm2、滴灌8次),动态监测甜菜全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分析行上、行间土壤水热变化,结合甜菜产质量研究膜下不同滴灌定额的水热效应。【结果】各处理出苗稳定后72 h内土壤温度从17:00—次日11:00表现为行上>行间;从12:00—18:00表现为行间>行上,行上和行间最大土壤温差点分别在06:00—07:00和14:00—15:00;3 a内土壤有效积温变化规律与日平均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相反,即随土壤积温增加,含水率逐渐降低。以2016年甜菜块根及糖分增长期为例,B、C、D、E、F、G、H处理行上土壤有效积温分别较A处理提高了5.61、29.11、-23.10、42.68、-10.85、-4.46、-22.79℃,B、C、D、E、F、G、H处理行上日平均土壤含水率分别较A处理提高6.96%、11.73%、-1.01%、11.76%、5.19%、22.14%、13.62%;随滴灌定额的增加,甜菜产量增加,含糖率降低,产糖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2016年为例,B、C、D、E、F、G、H处理分别较A处理产量提高4.73%、13.82%、26.38%、29.33%、31.48%、27.43%、25.78%,产糖量提高5.90%、10.61%、18.07%、20.01%、15.73%、9.78%、4.14%。【结论】在甜菜生长关键期进行适宜的滴灌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水热效应,最佳滴灌定额为1 800~2 250 m3/hm2,滴灌次数为4~5次,促进滴灌条件下甜菜产质量水平提升。

  •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