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滨岸带土壤的氮矿化改变了氮元素的迁移和利用效率,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息息相关,而土地利用导致的土壤性质差异使得氮的固持和运移能力不同.因此,以太湖西部沿岸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林地、草地和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探究不同生物炭添加(0%、 1%和5%)条件下滨岸带土壤氮矿化量的动态变化和淋失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生物炭添加抑制了林地和草地土壤的氮矿化,对耕地氮矿化的影响则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淋溶实验研究发现,生物炭添加减少了土壤矿质氮的流失,对氨氮削减率为23.28%~39.79%, 3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较小;硝氮降低了17.20%~44.49%,其中耕地的削减率较林地和草地小.综合来看,生物炭输入草地和耕地更能达到保持土壤肥力和减少滨岸带土壤氮素淋失的效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