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恐龙蛋化石作为重要的遗迹化石,对研究古生物、古构造、古环境和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是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但其产出和埋藏特征缺乏系统性总结,成为进一步开展恐龙蛋化石研究的不利因素。通过野外考察、薄片鉴定和古生物分析,系统总结湖北省恐龙蛋化石的产出地质背景、产出特征及埋藏特征,综合分析恐龙蛋化石的埋藏环境和类型,探索晚白垩世恐龙的生活习性。研究表明,湖北省恐龙蛋化石赋存量大、分布广、数量多、类型丰富、埋藏浅、保存完整、成窝性好;均产出于上白垩统洪积相—湖泊相沉积体系,多数产于泛滥平原沉积环境中,极少数产于洪积扇扇根重力流沉积中,赋存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岩、含钙质结核粉—细砂岩和含砾中—粗砂岩等3种类型;以蛋窝状产出为主,在蛋窝中的排列方式主要为交错平行、多层平行和不规则排列,以原地埋藏为主,推测产树枝蛋的母体恐龙具有较高的产蛋率,并有群居或杂居的习性,习惯于在某个时期内迁徙至固定环境集中产蛋。
-
单位北京大学;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