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阶段血液标本合格率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杨轶慧; 郭玮; 潘柏申; 王蓓丽*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2018, 36(12): 945-946.
DOI:10.13602/j.cnki.jcls.2018.12.16

摘要

目的调查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提高分析前阶段的标本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接收的住院患者不合格血液标本9 096例。以不合格率描述标本不合格情况,比较历年引起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8—2016年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1.49‰、0. 76‰、0. 52‰、0. 5‰、0. 47‰、0. 401‰、0. 395‰、0. 27‰和0.322‰,呈明显下降趋势,仅2016年较2015年略有反弹;标本主要不合格原因有所变化,其中2013—2016年"溶血"标本较2008—2012年有所增加。结论检验科通过加强与护理部、临床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反馈不合格标本的情况,寻找原因并制定、实施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分析前血液标本质量。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