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毒青海株的分子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作者:张学勇; 简莹娜; 朵红; 李志; 付永; 马怡隽; 沈秀英; 郭志宏*
来源: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 52(04): 1-8.

摘要

青海祁连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场羊群疑似感染羊口疮,为准确鉴定此地羊口疮病原并对流行毒株进行遗传变异研究,采集疑似羊口疮病毒感染的羊唇部结痂组织并进行PCR鉴定,对鉴定的3株ORFV毒株的抗原基因B2L和F1L及毒力基因VIR和GIF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从病料中鉴定出3株ORFV,并分别命名为ORFV1/Ovis/QL/Qinghai/2021/China、ORFV2/Ovis/QL/Qinghai/2021/China和ORFV3/Ovis/QL/Qinghai/2021/China。经分析显示,ORFV1、ORFV2和ORFV3的B2L、F1L、VIR和GIF与数据库中ORFV参考株的相应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21%~97.27%和99.74%~97.35%、99.12%~95.41%和99.12%~92.69%、98.19%~95.29%和96.72%~91.26%、99.62%~95.21%和100.00%~93.96%。基于ORFV的4个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青海祁连ORFV毒株分别聚在中国株的进化分支上(B2L基因),印度毒株和中国毒株的进化分支上(F1L基因),印度毒株、中国毒株和阿根廷毒株的进化分支上(VIR基因),中国毒株德国株、美国株、日本株、新西兰株、英国株、法国株、芬兰株的进化分支上(GIF基因);青海祁连ORFV流行株具有多样性,与疫苗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流行株间也有差异。结果表明,该养殖场确实发生了羊口疮疫病,病原为ORFV,且ORFV来源可能不同,4种基因发生了较大的变异,有必要开展更为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青海地区的羊口疮疫病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