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气道炎症表型变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初次确诊为哮喘且行诱导痰检测的患者343例,其中在治疗后5年内行1次及以上诱导痰检测的患者33例。分析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气道炎症表型分布、治疗后气道炎症表型变化及肺通气功能变化。结果 共获取33例患者的105份痰液,首次行诱导痰时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为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U)型6例(18.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型16例(48.5%),混合细胞(mixed cell, MIX)型10例(30.3%),寡细胞(paucigranulocytic, PAU)型1例(3.0%),即气道炎症表型以EOS型为主;治疗后5年内行诱导痰检测,24/33例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发生了改变,其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为NEU型30例(41.7%),EOS型20例(27.8%),MIX型16例(22.2%),PAU型6例(8.3%),即气道炎症表型以NEU型为主。治疗3月后诱导痰EOS%下降,治疗6月后诱导痰EOS%下降,NE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月后FEV1%pred、MEF50%pred、MMEF75%/25%pred、PEF%pred较前改善,治疗6月后FEV1%pred、FVC%pred、PEF%pred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治疗前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以EOS型为主,治疗后气道炎症表型会发生变化且以NEU型为主;治疗后肺功能较前改善。
-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