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云南省田麦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为云南省田麦品种改良和高产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云南省最新选育的适合田麦栽培模式的17个小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参试的17个田麦品系的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8个农艺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云麦114、云麦117、滇20-982、德177、楚麦18号和保2021-6等6个品系实际产量表现较好,且与其他品系的实际产量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田麦新品系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2)(P<0.01,下同),与基本苗、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与生育期、成穗率和株高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下同),理论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9);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田麦新品系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实际产量的关联度值排序为穗粒数(0.6788)>基本苗(0.6555)>最高分蘖数(0.6511)>有效穗(0.6465)>千粒重(0.6459)>成穗率(0.6286)>株高(0.5882)>生育期(0.5715)。穗粒数、基本苗、最高分蘖数和有效穗是影响云南省田麦新品系实际产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穗粒数。【结论】在云南省田麦品种选育时,育种者在产量三要素中应重视品种穗粒数和有效穗的改良,同时在其他农艺性状中应重视品种分蘖能力的提升。

  • 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