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文古籍数量庞大,亟待智能处理方法进行自动处理。古文的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是古汉语信息处理的基础任务。而大规模词库和标注语料库的缺失,导致古汉语自动分析技术发展较慢。该文介绍了第一届古代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国际评测的概况,评测以人工标校的精加工语料库作为统一的训练数据,以F1值作为评测指标,比较了古汉语词法分析系统在测试数据(基测集和盲测集)上的优劣。评测还根据是否使用外部资源,区分出开放和封闭两种测试模式。该评测在第十三届语言资源与评测会议的第二届历史和古代语言技术研讨会上举办,共有14支队伍参赛。在基测集上,封闭测试模式分词和词性标注的F1值分别达到了96.16%和92.05%,开放测试模式分词和词性标注的F1值分别达到了96.34%和92.56%。在盲测集上,封闭测试分词和词性标注的F1值分别达到93.64%和87.77%,开放测试分词和词性标注F1值则分别达到95.03%和89.47%。未登录词依然是古代汉语词法分析的瓶颈。该评测的最优系统把目前古汉语词法分析提高到新的水平,深度学习和预训练模型有力地提高了古汉语自动分析的效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