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和肺癌患者血清IL-10、MMP-9、TNF-α预测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

作者:常晓龙; 文景丽; 郭英华; 李建文; 刘杰; 姜迎宵; 马瑞忠; 郝福荣; 王明臣*
来源: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 41(04): 283-287.
DOI:10.16846/j.issn.1004-3101.2019.04.013

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和肺癌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关系,探索上述细胞因子对RP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自2014年3月1日~2014年7月31日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放疗科的原发性肺癌及食管癌放疗患者,观察并记录RP的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0、MMP-9、TNF-α浓度。依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分级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观察终点为≥2级RP。结果共收集原发性肺癌及食管癌患者30例,剔除10例,纳入分析20例,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1~5.3个月),随访率为100%.20例患者中9例(45%)发生RP,1级7例(35%),2级2例(10%),无≥3级及以上急性RP发生。各级RP间在年龄(≥60岁与<60岁)、性别、吸烟史、化疗史、放疗总剂量(≥60Gy与<60Gy)、病种类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伍组方差分析显示,放疗不同时期食管癌和肺癌患者3细胞因子血清浓度不同程度波动,但仅TNF-α血清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20)。以放疗时期、RP分级为影响因素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种细胞因子放疗不同时期间血清浓度仅TNF-α的差异有显著性(P=0.038),不同级别RP间3种细胞因子血清浓度仅IL-10的差别有显著性(P=0.037),进一步行两两比较示2级RP与1级RP、无RP患者血清IL-10浓度有显著差别(P<0.05)。以检测时间为控制因素的偏相关分析发现,RP分级仅与血清IL-10浓度呈偏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和肺癌放疗患者各级RP间血清IL-10浓度有显著差异,并且二者呈偏正相关关系,有望成为便捷预测RP的预测因子。

  • 单位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东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