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结肠透析序贯中药保留灌肠对多囊肾CKD 4~5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21年4月武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多囊肾(CKD分期为4-5)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序贯中药(大黄、煅牡蛎、蒲公英、益母草、煅龙骨、附子、甘草)保留灌肠,所有患者均治疗8周。对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肾功能指标、安全性、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黄乏力、面浮肢肿、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食少纳呆、腹胀呕吐、身重及尿液混浊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hs-CRP、IL-6、TNF-α、IL-18及TGF-β1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炎症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D8+降低,CD3+、CD4+、CD4+/CD8+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D8+较低,CD3+、CD4+、CD4+/CD8+较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UN、Scr、UAER水平降低,eGFR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UN、Scr、UAER水平较低,eGFR水平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WBC、RBC、PLT、HGB、ALT及AS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实结肠透析序贯中药保留灌肠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使肾功能免受损害的作用,适宜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