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代偿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党晓卫; 付坤坤; 李林; 李路豪; 刘优优; 牛光辉; 李松; 张中杰; 许培钦
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 38(02): 205-209.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2.20

摘要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AHV)的代偿扩张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病人首次确诊时AHV的数目及其直径大小,根据结果分为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最大直径≥5 mm或AHV直径总和≥6 mm,n=58)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最大直径<5 mm且AHV直径总和<6 mm,n=20),同时将检出的AHV按直径大小分为A类(直径≥5 mm)和B类(直径<5 mm)。分别记录分析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肝静脉梗阻程度、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两类AHV长轴与下腔静脉(IVC)近心段长轴夹角。结果 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中有68例(87.2%)检出AHV,共124支(A类96支,B类28支)。明显代偿扩张组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病人在疾病类型[主肝静脉(MHV)梗阻型3例(5.2%)vs.1例(5.0%),IVC梗阻型0 vs.4例(20.0%),混合型55例(94.8%)vs.15例(75.0%),P=0.007]、MHV梗阻程度[Ⅰ度0vs.2例(10.0%),Ⅱ度0 vs.2例(10.0%),Ⅲ度6例(10.3%)vs.10例(50.0%),Ⅳ度52例(89.7%)vs.6例(30.0%),Z=-5.378,P=0.000]、血清VEGF水平[(68.1±40.4)ng/L vs.(394.2±194.6)ng/L,t=-7.437,P=0.000]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性别(χ2=0.027)、年龄(t=0.960)、PT(t=-0.020)、Child-Pugh分级(Z=-0.564)、门静脉主干内径(t=1.586)、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t=0.154)、血清D-二聚体(t=0.166)、纤维蛋白原水平(t=-1.5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类AHV长轴与IVC近心段长轴夹角存在差异(χ2=15.827,P=0.000)。两组病人AHV直径总和与MHV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657,P=0.000),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25,P=0.000),MHV梗阻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也呈负相关(r=-0.445,P=0.000)。结论布-加综合征病人的AHV多代偿性扩张,其扩张情况与疾病类型、MHV梗阻程度、血清VEGF水平有关。AHV长轴与IVC近心段长轴夹角是代偿扩张的可能影响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