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西伯利亚结束流放生涯后所创作的"分水岭"作品。在这部作品里他探讨了现代主体的分裂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爱人如己"圣训的解决方案。作为戏剧化的叙述者,地下室人可靠性不足的叙事使其难以承担隐含作者代言人的角色。与此同时,作品的创作背景则展现了隐含作者真正的伦理意图。《手记》不可靠的第一人称叙事与隐含作者的话语交融,使其呈现出多重叙事的特征,并蕴含了丰富的伦理内涵。这种伦理内涵不但在陀氏长篇小说中得以延续,同时还具有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