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败论叙事通常表现为对早期环境状况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度美化,以及对后世人类开发自然所引发环境问题的批判,从而造成一种“今不如昔”的错觉。此类固化叙事模式为突出历史上人与自然互动中和谐的生态智慧,而刻意忽视两者之间的矛盾,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损害了环境史研究的可信度和创新性。衰败论的出现与现实的环境问题、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现实需求相关,因此具有一定价值。但从学科长远发展来看,对衰败论仍应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