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30年代中期,大众语运动引发了话剧使用国语还是方言的“应宜”论争,之后理论研讨转为对方言话剧的自然用语与舞台艺术等艺术本体的探究。方言作为舞台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面临艺术困局:一是非方言语系观众对方言的接受问题,二是部分批评家对方言剧的误读与偏见,三则是非方言语系的创作者们因传播对象的错位而忧思如何自处。追问方言话剧在当代的发展张力,除需充分利用方言承载声音的“刻板印象”之外,方言话剧还需纳新,一方面利用多重方言版本建立新的地域连接并不断形成品牌聚合效应,另一方面适度放弃对方言的固守转向对叙事内容的探寻,以此完成自我提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