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隐匿性、全球流通性、交易快捷性等特征,已成为洗钱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当前,海峡两岸执法司法机关在打击惩治涉虚拟货币犯罪时,面临资金追踪困难、追赃挽损低效、价格认定标准不一等问题。在分析比较两岸相关规范基础上,从检察实务视角出发,可通过优化个案处理、深化类案治理,延伸监督触角、拓宽“检察+”,强化素能积蓄、提升普法质效等途径解决实务难题。

  • 单位
    福建江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