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20世纪70年代,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以其卓越的微创性和功能性在鼻科手术中得到迅速普及,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及鼻腔鼻窦相关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1-2]。虽然CRS的治愈率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在系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术后鼻腔内仍存在黏膜肿胀、囊泡及黏液脓性分泌物等,鼻塞、脓涕及胀痛感等症状仍存在或加重[3]。这些未见好转以及术后复发的问题备受关注,也是鼻科领域研究的热点。
-
单位同济大学; 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