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慢性肾脏病(CKD)3a~5D期患者贫血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525例慢性肾脏病3a~5D期患者资料,根据其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及是否接受透析治疗进行分组,通过对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高原地区CKD患者贫血患病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探讨此类患者发生贫血的高危因素。结果 525例患者,年龄平均(59.2±15.4)岁,包括CKD 3a期269例,CKD 3b期113例,CKD 4期56例,CKD 5期36例及5D期(透析)患者51例。贫血总体检出率为44.4%(233/525),68.2%为轻度贫血,CKD3a-5D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9%、33.6%、64.3%、88.9%及96.1%,贫血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均随CKD进展逐渐上升,其他实验室指标如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MDRD-eGFR)、血尿酸、血白蛋白及钙磷代谢指标亦随CKD进展恶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CKD分期(OR=2.606,P<0.001)、低BMI(OR=0.868,P=0.012)、低白蛋白血症(OR=0.919,P=0.034)及低血钙(OR=0.062,P=0.019)是高原地区CKD患者发生贫血的高危因素。贫血患者中,仅37.7%(88/233)患者曾接受治疗,开始治疗时患者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79.9±19.3)g/L,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率低下,治疗总体达标率仅为37.5%(33/88)。结论高原地区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患病率随CKD进展逐渐升高,CKD分期晚、低BMI、低蛋白血症及低血钙均是高原CKD患者贫血的高危因素。贫血患者总体治疗现状不容乐观,起始治疗晚,贫血治疗率、EPO使用率及治疗达标率均低下,需引起临床重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