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上游呼玛至黑河江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指示作用

作者:林繁会; 孙春梅; 陈伟莉; 王金刚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01): 57-59.
DOI:10.13815/j.cnki.jmtc(ns).2016.01.023

摘要

2014-2015年5月至10月,对黑龙江上游呼玛至黑河江段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底栖动物93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6门9纲15目31属.黑龙江上游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主要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占绝对优势的是水生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分布存在差异,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72.59ind/m2,水生昆虫的密度在全年占优势地位,占底栖动物密度的73.17%;春季的平均密度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毛翅目昆虫的幼虫石蚕Phryganeidae phryganea、纹石蚕Hydropsychidae hydropsyche等清洁种大量出现;冷水指示种的出现,较好地指示了黑龙江上游水温较低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断,黑龙江呼玛至黑河江段的水质污染程度较小,水质整体上趋于清洁,达到一、二类水质标准.

  • 单位
    黑河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