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市中心血站近5年血液报废情况,探讨减少血液报废的相关措施及策略,努力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对本站2018—2022年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并根据检测不合格和非检测不合格2类报废原因分别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本站血液总报废率为9.57%(94 273/985 178),各年份间总报废率有差异(P<0.05)。非检测不合格是本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中乳糜血占比最高为7.27%(71 661/985 178)。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ALT(0.49%,4 795/985 178)>抗-TP(0.23%,2 263/985 178)>抗-HCV(0.14%,1 354/985 178)>HBsAg(0.13%,1 285/985 178)>抗-HIV(0.12%,1 140/985 178)。男性ALT不合格率(0.63%,1 993/317 437)明显高于女性(0.19%,388/209 601)(P<0.05);18—25周岁ALT不合格率占ALT总不合格率55%(0.49/0.8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 提升无偿献血公众知晓率,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强化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以着力降低血液报废率,切实保障临床用血充足、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