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凡是正见必经偏见,凡有选择必有歧视。作为一种先在的解释,无法回避的偏见与歧视是作为在世存在的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通过它们,人高效地形成一个把握外在对象的图式,并为个体的共同体生活建基。但在多元文化社会,过度化、僵硬化了的偏见与歧视产生并强化了少数族、外部者与边缘人。他们置身于被歧视状态,被敌视、蔑视、无视,成为有别于己的"非我族类"、象征着污秽与异常的"社会禁忌"、即使发声也不被倾听的"庶民阶层"。为了有效地消解偏见与歧视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在接触理论之上的教育既须要在知识的层面上帮助学生了解偏见形成的过程与他者生存的状态,又要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助力学生养成虚怀若谷的心态与推己及人的共感。对等地位的接触、指向共同目标的协动、制度的支援、亲密的接触,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异文化接触才能有效地减低偏见与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