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THA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FICB,B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FICB。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48 h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阻滞指标(穿刺注药时间、置管时间、导管重新固定例数、置管深度)、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C反应蛋白(CRP)]、手术前后疼痛介质指标[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 (NPY)、前列腺素E2 (PGE2)及5-羟色胺(5-H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为(2.43±0.45)分,明显低于B组的(3.48±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的导管重新固定例数占比为5.00%,明显少于B组的25.00%,置管时间为(63.29±8.36) s,明显短于B组的(155.40±9.25) s,置管深度为(11.13±1.27) cm,明显大于B组的(7.09±1.18) 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穿刺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的NE、CRP、Cor水平分别为(236.16±16.33) pg/mL、(7.18±0.64) mg/L、(193.62±24.19) pg/mL,明显低于B组的(289.29±27.12) pg/mL、(12.40±1.41) mg/L、(235.39±26.31)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的NPY、SP、PGE2、5-HT水平分别为(68.68±7.51) pg/mL、(72.14±8.38) pg/mL、(28.99±5.32) ng/mL、(0.64±0.14)μmol/L,明显低于B组的(81.29±8.45) pg/m L、(95.68±9.35) pg/mL、(39.48±4.80) ng/m L、(0.95±0.2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略低于B组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FICB在老年THA中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内侧入路较外侧入路在减轻应激反应、疼痛刺激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