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节能控制、体位调整及适时进食在胶囊内镜完成小肠检查基础上对结肠检查的作用.方法:对我院内镜室2008-11/2009-05收治的76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所有病例均排除肠梗阻.将患者分为2组:第1组常规检查组(n=39);第2组体位控制组(n=37),患者吞服胶囊后,在胃窦反复拍照过程中通过图文系统发送命令减少拍照频率及灯光亮度以节约电能,观察进入小肠后让患者离开,2h再到内镜室观察,若胶囊进入结肠则采取平卧且臀部稍高的位体,同时进食普通食物观察胶囊运行,进入肝曲后采用左侧卧体位,过脾曲后改用平卧.所有患者胶囊电源耗尽后取回记录仪,同时作X光透视,了解胶囊在患者体内的位置.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胶囊在结肠内工作时间为4±0.9h,4例(10.3%)胶囊到达直肠,35例胶囊停留于回盲部处.在回盲部处发现息肉2例(5.1%).体位控制组胶囊在结肠工作时间5±0.7h,进食后结肠运动活跃,其中19例(51.4%)于工作时间内到达升结肠以外的结肠部位.检出结肠阳性患者7例(18.9%).2组胶囊内镜结肠运行时间和疾病检查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结肠检查有效率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胶囊内镜检查过程采用节能控制、体位调整及进食刺激方法,有助于增加胶囊内镜有效工作时间内在结肠的运行,提高结肠疾病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