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横纹肌肉瘤(RMS)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方法结合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22例RMS患者的CT及MRI完整资料,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范围、CT密度、MRI信号、钙化、出血、骨质破坏、转移及强化表现等,并比较胚胎型RMS(eRMS)和非eRMS的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22例RMS患者中,发生在头颈部占45.5%(10/22),18岁以下占54.5%(12/22),单发占95.5%(21/22),肿块>5cm占72.7%(16/22),实性占68.2%(15/22),边界清但无包膜占86.4%(19/22)。CT呈等密度占70.6%(12/17),T1WI呈等信号占75%(12/16),T2WI呈稍高信号占93.8%(15/16)。肿块均匀强化占59.1%(13/22),不均匀强化占40.9%(9/22)。骨质破坏占68.2%(15/22),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占22.7%(5/22)。所有肿块未见出血、钙化。eRMS(15例)和非eRMS(7例,其中腺泡型5例,多形型2例)的CT与MRI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S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头颈部及青少年多见,常为单发、实性较大肿块,CT和MRI能准确显示肿瘤位置、形态、范围及转移情况,但缺乏特异性;RMS以胚胎型为主,不同病理亚型之间的影像学表现差异不明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