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瘫患儿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在综合康复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青海省西宁市中医院康复中心诊治的脑瘫患儿144例, 其中男83例、女61例, 年龄为3~5岁。根据入院顺序,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72例, 男40例、女32例)和综合治疗组(72例, 男43例、女29例),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综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治疗。另选取30名同期于青海省西宁市中医院儿保科体检, 年龄为3~5岁的健康儿童, 男16名、女14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NSE、MBP含量, 并于治疗前后评估患儿GMFM-88量表得分。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血清NSE、MBP水平为(5.96±0.80)、(0.71±0.15) μg/L。治疗前, 重度、中度、轻度脑瘫患儿血清NSE、MBP水平分别为[(21.63±1.92)、(3.63±0.49) μg/L ]、[(17.86±1.43)、(2.21±0.07) μg/L]和[(15.14±0.95)、(1.76±0.30) μg/L]。治疗后, 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血清NSE、MBP水平分别为[(13.54±2.41)、(2.07±0.85) μg/L]和[(12.09±2.37)、(1.81±0.69) μg/L], GMFM-88评分分别为(116.75±27.41)分和(125.94±24.93)分。脑瘫患儿血清中NSE、MB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 其水平随病情程度增加而升高, 对应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越低。治疗后, 两组患儿GMFM-88量表评估得分均显著提高(t值分别是310.97、70.86, P值均<0. 05), 血清NSE、MBP水平较治疗前均不同程度下降, 综合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高原地区脑瘫患儿血清NSE、MBP浓度较健康儿童显著升高, 其含量与脑瘫患儿障碍程度及GMFM-88评分密切相关, 动态监测NSE、MBP水平变化可能是脑瘫患儿病情及治疗效果的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