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经过长期选育,北京鸭已经形成脂肪型和瘦肉型2种北京鸭配套系。旨在比较生长前期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生长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和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为北京鸭品系营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雄性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各140只,分别随机分配到10个重复笼中,每个重复14只,饲喂相同商品日粮,饲养条件相同。试验期3周(1~21日龄)。试验结束时,按平均体质量在每个重复笼挑选2只北京鸭。采集血液离心取血浆,测定血浆生化指标。解剖取肝脏、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去掉肌胃和肠道内容物,称量质量并测量各肠段长度。【结果】1)脂肪型北京鸭体质量和日增重显著高于瘦肉型北京鸭(P<0.05);2)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肝脏、肌胃、回肠相对质量、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相对长度和相对密度差异不显著,但脂肪型北京鸭空肠相对质量和相对密度显著高于瘦肉型北京鸭(P<0.05);3)脂肪型北京鸭血浆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瘦肉型北京鸭(P<0.05),但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甘油三酯(TG)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血浆生化指标发现,1~21日龄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在生长性能和脂质代谢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脂肪型北京鸭的生长性能优于瘦肉型北京鸭,脂肪型北京鸭脂质代谢比瘦肉型北京鸭旺盛。【结论】生长前期(1~21日龄)脂肪型北京鸭生长性能优于瘦肉型北京鸭,且血浆代谢物浓度以及小肠中的空肠部位发育程度存在差异,表明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在营养物质吸收和脂质代谢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全文